1、牙齿医疗事故如何赔偿
牙齿医疗事故发生后,医疗机构应当对病人进行赔偿,赔偿的内容主要包含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成本,与因误工降低的收入。具体来讲:
1.医疗费是根据医疗事故对病人导致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成本计算,凭据支付,但需排除原发病医疗成本。若结案后仍需继续治疗,则根据基本医疗成本支付。
2.误工费依据病人是不是有固定收入进行计算:
(1)有固定收入的,根据因误工降低的固定收入计算。
(2)若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薪资3倍,则按3倍计算。
(3)无固定收入的,则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薪资计算。
3.包含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与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赔偿项目。
2、医疗事故怎么样认定
医疗事故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需要存在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医疗行为。这是认定医疗事故的首要条件。
2.病人在诊疗活动中遭到损害。这是医疗事故的直接后果。
3.风险行为和风险结果之间需要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发生多因一果的状况下,需要具体剖析各自缘由与用途,慎重断定。
4.医疗事故的行为人需要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获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职员。
3、医疗事故认定有关法律
1.依据《医疗事故处置条例》第二条的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职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导致病人人身损害的事故。
2.《中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则规定,病人在诊疗活动中遭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职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快车提醒,这类规定为医疗事故的认定提供了法律依据。